现代庭院正大力提倡以生态为主的庭院。庭院空间造景讲究生态效益,注意结合立地生态条件,提倡以植物造景为主,尽量少用硬质景观。
山石是没有生命的建材,在现代庭院中它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物质要素,但由于假山组景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,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和精神享受。因此,它在现代庭院中也具有重要的构景作用。
假山也应适应现代庭院发展的趋势,以创造有生态效益的环境为目的,进行生态假山。假山常结合植物、水体、建筑、道路与广场、地形组成各种庭院景观。
1.假山与水体组景
沿池四周散点山石是庭院中常用的造景手法。假山与水体组景,并配以佳树,使石与环境融为一体,石块在植物的点缀下随意自然。山石的布置,不以聚为奇,不以一石见长,而是相互资借。山石隐现出没,该大该小、该掩该露、该起该伏,尽取自然之意。水体在浑厚的石块衬托下更显轻盈、活泼、明澈,水石相依的幽静环境,令人流连忘返。
水中可假山汀步,大小相间,有的高出水面少许,有的微隐在水面,使水面似分非分,活泼自然。假山与水体相结合还可表现出多种形态,如在河流溪涧,山脚下、山坡或池畔、水际,散点数石,若断若续,或横卧或直立,或半含土中均可;或曲或折,或立或卧,均得自然之态。
2.假山与建筑组景
假山与建筑相结合,陪衬建筑物,可在某种程度上打破建筑物的呆板、僵硬,使其趋于自然、曲折。岩石可立、可卧于建筑前后,建筑一隅,配合不同的花草树木,从而形成各种佳景 。
作建筑的台基,以增建筑之势;花木、山石散置于厅堂,可以在有限的建筑空间内引来山水画意,达到不出堂庭,坐观静赏,坐穷泉壑的美好境界;粉壁假山,如同天上的浮云,匠心别具;漏窗、门洞透景石,步移景异;花架、回廊转折处的廊间山石小品。
3.假山作为主景
庭院中作为主景的山石,常利用其名称、题刻,或与神话传说、历史故事、具有纪念意义的事件、活动相结合来造景,创造意境,使人们触景生情,情景交融,引人遐思。
假山还可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,引导游览路线,丰富景观层次。例如用石做踏步、汀步,具有划分空间、丰富地面、水面景观和引导游览路线的双重功能。
4.假山与植物组景
假山与植物组景,用石来填充植物下部或围合根部,或用石衬托优美的树姿,二者互为补充,本来呆板、僵硬的山石线条在植物的点缀、映衬下,亦显得自然随意,富有野趣。
我国庭院植物种类丰富,与假山组景的植物常见的有:乔木类以松柏类为主,小乔木和灌木以竹类、紫薇、蜡梅、垂丝海棠、杜鹃、紫荆、紫叶李、南天竹、桂花、梅花、牡丹等为主,地被植物有花叶冷水花、宽叶酢浆草、天门冬、早熟禾、书带草等。景以植物为主,辅以假山,植物高低不等,大小不一,假山或立或卧,均合画理。
现代庭院假山在继承传统庭院假山理念的基础上,创造了新的假山风格特色,建造了众多现代假山作品,其中不乏美的佳作,但也有一部分是不成功的,存在各种缺陷。
主要有以下几方面
■ 布局缺少总体设计上的审美把握,显得堆砌罗列、杂乱无章、极不自然,缺少自然的意态神韵之美。
■ 盲目追求名石、奇石,盲目模仿,不顾环境的要求,照搬照抄,不能把假山与地形、建筑、植物、水体、铺地等有机结合,创造多样统一的空间。
■ 人工痕迹明显,无法达到 “ 宛自天开 ” 。
■ 不考虑环境大小,假山体量不当,或局促闷塞或空旷无物。
■ 刻意追求形状的肖似,导致假山趋于形象媚俗。
■ 假山的放置浮浅搁置,石组不够均衡稳定,缺乏自然感。
■ 视觉效果不佳,返工率高。
现代庭院建设要适应当今人民的需求和社会生活需要,假山作为现代庭院建设的物质要素之一,虽然用石材料少,结构简单,但要达到以少胜多、以简胜繁、量少质高却非易事。
在实践中应根据假山目的、布局特点,反复推敲假山的方案,把假山与各种庭院要素配合起来,创造一个统一的又具有独到之处的空间环境,这样才能真正达到 “ 虽由人作,宛自天开 ” 的艺术境界,为庭院绿地增添异彩。